世博会以色列馆效果图
三联生活周刊消息
以色列馆里的“对话”
“出现在每日新闻里的以色列,是一个充满了冲突和争端的地方。但是,这并不代表完整的真实的以色列。事实上,我们虽然只有700万人口,仅仅是上海的2/5,实际国土面积2.8万平方公里,不及两个北京,复杂性却堪称世界之最。世博会不是一个谈论政治的平台,我们可以撇开这些,讲述一个特殊国土上的普通故事。”
记者◎贾冬婷
对话
“一年多前的一天,在古城加法的一艘古老木船上,夕阳西下,我和合作设计师普罗斯普·艾米尔(Amir Prosper)坐在一起喝酒,想象着以色列馆该是什么形状。后来,地中海的原石、贝壳、蓝天,都被纳入了设计中去。”以色列馆设计师渡堂海(Haim Dotan)向本刊记者展示了他当时的一系列草图,两个缠绕上升的曲面,一虚一实,状如海中贝壳。“这一造型源自很多犹太传统意象,比如环抱在一起的双手,安息日期间吃的麻花状面包哈拉(Challah),或是光明节里点燃的蜡烛……当然,你也可以把它想象成中国哲学里的一幅具象的太极阴阳图。”
“2005年从黄山回来后,我意识到山峰也是建筑,山与山之间的空间,正如建筑中的空隙间隔。人们透过建筑物的形状所要表现的含义就是与自然之间的对话。”渡堂海说,以色列馆不像传统的“盒子”建筑,它的流动曲面不会挡住阳光、空气,不会限制思想,是一座更加人性、更加柔软的建筑。
长发披肩的渡堂海谈起以色列馆来充满感性:“今天有人对我说,从某个角度看,它像一个心脏。尤其是傍晚的夕阳把它染红的时候。”他展示着刚刚在世博工地拍的照片,作为先锋之一,以色列馆的外观已经基本完工了。
现场照片中,以色列馆的两部分对比强烈:一部分由原石建造,内敛、包容、厚重,代表犹太人的根和历史;另一部分由玻璃构成,透明、开放、轻巧,代表以色列的创新技术和未来。
大部分世博展馆会后要移除,因此,最重要的是快速简便地安装和拆卸。设计师先用3D制图软件绘出精确模型,准备了70吨可再生轻型钢材,之后制造商按照模型同比例数据来切割钢材、玻璃等材料大小。现场施工时,只要工人两两搭配就可把拆卸式钢管相互扣连,支起结构骨架。渡堂海称之为一种“知识技术”,设计上的高技和建造上的低技的结合。
对比的两部分相互缠绕上升,正是渡堂海想要表达的主题——“对话”,人与自然,过去与未来,即时与永恒,大地与天空,虚与实之间的对话——暗喻了人与人、人与地球、国家与国家间的关系。
“一系列对比也发生在以色列的现实层面:你能很快地从古老到现代,从神圣到世俗;地理上,处在亚、非、欧三大洲中间,也是三大宗教的交汇处。南方是沙漠,北方是山脉,东部是死海,西部是地中海。”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蓝天铭(Amir Lati)对本刊记者说,包括他的家族在内的大部分以色列家庭都是从世界各地移民而来的,80%是犹太人,20%是非犹太人。“即使在这20%中差异也很大,既有虔诚的信徒,也有无神论者。”
对以色列来说,政治问题是一个十分敏感,但又难以完全绕开的话题。“对话”暗示着一种解决办法,至少是一种态度。这也是渡堂海的设计方案从23个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原因。蓝天铭对本刊记者说:“在新闻里每天出现的以色列,是一个充满了冲突和争端的地方。但是,这并不代表完整的真实的以色列。”
|
![]() |
上海世博会将于5月1日揭开绚丽的面纱,世界各大媒体也将镜头对准了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...[详细] |
![]() |